




氯化鎂的制備
可以由鎂礦精制后得到氧化鎂或碳酸鎂,與鹽酸作用而制得。工業氯化鎂多由海水、鹽湖和鹽井水經過蒸發、提純制得六水氯化鎂,這些資源豐富且價廉,也有是一些工業副產品經過提純制得,比如:金屬鎂置換鹵水中金屬鈦后的副產品,經過提純后制得無水氯化鎂。
食用氯化鎂作為添加劑廣泛用于食品、礦泉水等行業。其產品的市場潛力巨大,發展前景廣闊。在國外,食用氯化鎂在食品行業中早已得到普遍應用,在豆制品、面包、水產保鮮、瓜果蔬菜等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都已廣泛使用。
用于制金屬鎂、消毒劑、滅火劑、冷凍鹽水、陶瓷,并用于填充織物、造紙等方面;固化劑;營養強化劑;呈味劑(與硫酸鎂、磷酸氫鈣、硫酸鈣等合用)
不同于傳統的鹵片,無水氯化鎂在遇水之后會產生劇烈反應,生成MgCl2.2H2O,然后進一步水解電離生成氯化鎂水溶液。在勾兌鹵液的時候必須做到先加水,后加無水氯化鎂,并且在加入無水氯化鎂的時候要分批逐步加入,并且要不斷進行攪拌,其目的是讓鹵液的溫度降低,以免有熱水濺出。溶解的時間要比傳統鹵片適當延長1-2個小時。那么在進行勾兌的過程中如何給鹵液降溫呢?食品級氧化鎂應用領域:用于食品添加劑、色澤穩定劑、食品的鎂元素的補充劑。
將鐵管彎成彈簧形狀,安裝在槽內管中,通入冷水,1-2小時溫度可降到30-35度,或自然降溫24小時以上,用小型冷卻塔等降溫方法。注意切忌一次性把無水氯化鎂加入到水中,不然的話會因放熱過于集中,從而導致MgCl2與水反應生成Mg(OH)2而使溶液變性變稠。所以,若是購買了含鹽雜質的氯化鎂產品,就是多花錢而買了次品得不償失。
氯化鎂廠家認為,產品的性狀能夠體現其一些性能和特點。其實不只是氯化鎂,其它的化工材料同樣是如此。當其性狀發生一定的變化時,那就要多加注意了。接下來可以看看詳細的介紹。
氯化鎂的形狀:一般以晶體,片狀,塊狀,顆粒和粉狀為主。含量以46%左右的為六水氯化鎂,99%的為無水氯化鎂。氯化鎂的化學物理性質:易溶于水和乙醇。
上一條:元明粉用途近期行情